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
馆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广场北端,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红楼前身是清末设立的湖北谘议局局址,始建于1909年,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首义迅速赢得全国各省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土崩瓦解,延续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文化部门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馆名。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