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高适、李白、卢纶 、李益、许浑等人的诗歌。 课本中我们学习的是唐朝诗人卢纶的六首塞下曲的第二首和第三首, 第二首诗如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意思是:边疆的森林里,夜间光线很暗,突然一阵风吹来,吹得前面杂草丛哗哗地响,巡逻的李广将军以为是老虎来了,立即拉弓,向响声处一箭射去。
天亮时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已深深地嵌在石头里。
第三首诗如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意思是: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
关键字: